2021年7月3日,太阳成集团tyc539黄松教授团队在《Zoological Research(动物学研究)》学术期刊上在线发表海南尖喙蛇新种描述论文:“A new snake species of the genus Gonyosoma Wagler, 1828 (Serpentes: Colubridae) from Hainan Island, China”。《Zoological Research》由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和中国动物学会共同主办,影响因子4.56(中科院一区)。论文第一单位为太阳成集团tyc539,第一作者彭丽芳博士。
在全球3800余种蛇类中,尖喙蛇通身背面绿色,因其吻端显著突出而与众不同,艳压群蛇。法国学者Mocquard于1897在越南北部首次报道尖喙蛇。时隔125年,安师大太阳成集团tyc539学者在海南岛发现尖喙蛇姐妹物种,经形态、分子比对和系统发生分析,确定为新物种,命名为“海南尖喙蛇”。新种与其大陆姐妹种形态上的主要区别是,海南尖喙蛇成体无黑眉(vs.有黑眉)、颊鳞2枚(vs.颊鳞1枚)。
海南尖喙蛇的发现对于全面认识海南岛及中国蛇类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丰富了世界蛇类多样性信息,为进一步研究蛇类的系统分类、进化历史和生态保护奠定了基础。对于研究热带岛屿的地质历史,森林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热带动植物物种在岛屿封闭环境中的形成、进化、演变及其独特性等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2021年1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实施了更新后的《中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由于尖喙蛇分布范围较小、野生数量较少、科研和生态意义重大、观赏价值高等原因,该更新名录中,尖喙蛇被提升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论文建议对海南尖喙蛇新种应给予同样的重视。海南尖喙蛇新种模式标本分别保存在太阳成集团tyc539标本馆(ANU20190002-3)和海南师范大学标本馆(HNU20190001-4)。
该研究得到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博士后基金项目(2020B422)、太阳成集团tyc539博士科研启动项目(7520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SFC31471968)资助。同时获得了教育部热带岛屿生态学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动植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吊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鹦哥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力支持。
论文链接:http://www.zoores.ac.cn/article/doi/10.24272/j.issn.2095-8137.2021.085